ACCP2025丨李慧博:再续香江之约聚焦亚洲临床药学发展新趋势——巴厘岛现场直击!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次浏览
第24届亚洲临床药学年会(ACCP 2025)于2025年7月24日至2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成功举办。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临床药学学术盛会,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慧博副主任药师作为小记者,通过现场报道的形式,为我们带来大会的精彩内容与深度观察。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之约如期而至,2025年亚洲临床药学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隆重开幕。作为连续二年参与报道的小记者,我很荣幸能够见证这一学术盛事。本届会议由印度尼西亚Airlangga大学药学院主办,印度尼西亚药师协会等机构协办,参会规模创下新高,共有来自亚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药学研究者、教育学家参与。从2023年的13个参会国家和地区,到2024年的18个,再到今年的23个,这一数字的持续增长充分展现了亚洲临床药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办方精心筹备的仪式不仅展现了ACCP大会深厚的历史底蕴 - 从1997年第一届在美国举办,到今年第24届在巴厘岛举办,更通过富有文化特色的表演展现了东道主的热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呈现的印度尼西亚传统巴龙舞,这一古老艺术形式通过巴龙(形似狮子的神兽)与代表邪恶的女巫形象的对决,生动演绎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永恒主题,寓意着健康与疾病抗争的医学本质。
开幕式后的学术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官员分享了临床药师在医疗机构中的角色定位;美国圣约翰大学的药学教育家探讨了面向职业化需求的药学教育改革;马来西亚学者则分析了国际药师发展趋势及印尼药师的成长轨迹。这些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多元的思考视角。
作为连续两年的参会者,我特别注意到三个显著变化:首先,亚洲各国参与度持续提升;其次,中国学者的表现尤为突出,在420余个展示机会中,中国学者获得了178个展示席位,占比达42%;最后,会议讨论显示,尽管各国药师面临相似的挑战,如临床决策参与度、教学改革等问题,但同时也共享着AI技术应用、精准药学发展等新机遇。正如中国代表团在欢迎晚宴上表演所传达的理念:One World,我们应当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且人性化的药学服务。
现在我所处的位置是2025年亚洲临床药学大会的壁报展示区。继开幕式后,我想继续分享几点观察:首先,ACCP大会确实是一个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底蕴的国际盛会;其次,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参会人数上,我们是仅次于东道主印尼的第二大代表团;在研究展示方面,中国学者更是贡献了近42%的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在409份壁报中占据重要位置。
让我带您近距离了解这些前沿研究。从展示内容来看,各国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AI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现了我们拥抱科技发展的决心;二是精准药学实践,聚焦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优化。这些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壁报质量显著提升。以这条展示通道为例,三十余份壁报不仅详细标注了研究者信息、题目和展示时间,更体现了严谨的研究设计和创新性。比如这份来自东道主Airlangga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就展现了印尼学者在药学领域的深厚积累。这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正是亚洲临床药学快速发展的最好证明。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使用监管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童临床用药评价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国际委员会委员,北京药师协会药学服务与技术国际交流专委会委员 。中国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师。《AJHP》青年编委,《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等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临床药理、治疗药物监测、循证药物评价、循证指南的制订、卫生技术评估等。
主要学术成果:主持国家重大疾病MDT子课题1项,中国药学会课题2项,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1项;参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牵头及参与9部指南的制订,参编/译6部书籍。
主要获奖情况:荣获2020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2021年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 ,202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促进奖,丁香人才杯首届“药学服务精进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医三院优秀教师等。
征稿内容不限于:研究进展、团队科研成果、临床用药经验分享、典型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人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