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愈”突破在即!近200款新药齐发力中国研发撕开治愈突破口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7-29 | 次浏览
对于全球数亿乙肝患者而言,“终身服药” 曾是无法摆脱的宿命。但如今,随着一款款创新药的加速研发,乙肝临床治愈的希望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国内药企近期因乙肝创新药的突破性进展引发关注,背后正是市场对乙肝治疗新时代的期待。
像国内药企广生堂自 2015 年启动乙肝临床治愈相关研发计划以来,目前多款核心候选药物均取得关键进展:
GST-HG141(奈瑞可韦)是一种新型口服乙肝病毒核心蛋白调节剂,能精准干扰病毒复制。Ⅱ 期临床数据显示,50mg 和 100mg 剂量组患者的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比例分别为 84.0% 和 81.5%,远高于安慰剂组的 32.1%,目前已进入 Ⅲ 期临床,有望成为全球乙肝治疗领域的标杆药物。
GST-HG131是全球唯一完成 Ⅱ 期临床的口服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抑制剂,直击乙肝治愈的核心难题。Ⅱ 期结果显示,患者用药三个月后,HBsAg 平均降幅达 87.12%,最大降幅达 97.71%,60% 的患者出现显著免疫应答,
GST-HG141和GST-HG131已先后获得“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获得审评路径全面提速。
GST-HG121这是广生堂的另一款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不过目前还处于临床 I 期阶段。
广生堂更大的战略布局在于双药协同。2025 年 3 月,其 “三联全口服方案”(GST-HG141+GST-HG131 + 核苷类药物)获批临床,并被纳入 “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
该方案能协同发挥作用,既可以削减病毒池,又能抑制 HBsAg,为实现临床治愈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乙肝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22 年全球慢性乙肝感染者达 2.54 亿,我国患者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核苷类药物需要终身服用,干扰素治愈率不足 10%,临床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数据显示,全球有近 200 款在研新药,让乙肝 “临床治愈” 成为可能。
从研发方向来看:衣壳抑制剂这是近年来乙肝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该机制新药获批上市,领域有近 50 款药物在研,广生堂的 GST-HG141、东阳光药的甲磺酸莫非赛定等已进入 Ⅲ 期临床。
HBsAg 抑制剂,作为一类专门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药物,目前也无该机制药物上市。除了广生堂的 GST-HG131,博奥明赛 / 星曜坤泽生物的 BM012 等也处于 Ⅱ 期阶段。
小核酸疗法中,ASO(反义寡核苷酸)和 RNA 干扰(siRNA)等小核酸疗法是另一大类被寄予厚望的乙肝临床治愈方案。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是中国医药企业攻克 “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的一个缩影。对于数亿乙肝患者来说,随着这些创新药的不断突破,“摆脱终身服药” 的目标或许很快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