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中国体育):将每次临床实践视为人生大考|西安医学院第三届医学技能大赛落幕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7-13 | 次浏览
做心肺复苏,按压如秒表精准;有人为模拟失能老人翻身时,先检查床栏高度再垫软枕……
听!当“除颤前确认周围安全”的规范口令响起,裁判团的记录笔齐刷刷落下;当资深主任看到选手为“老年患者”放慢病历书写语速,镜片突然泛起水雾……
从“练兵场”到“生命守护站”,西安医学院如何把育人初心,炼成了新一代医学生手中温热的手术刀?西安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巩守平的回答是:“将每一次临床实践都视为‘人生大考’,用敬业、精心、爱心回应患者独一无二的信任。”
4月28日,在西安医学院74周年校庆前夕,西安医学院第三届本科实习生医学技能大赛如约启幕。赛场上,由来自西安医学院附属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及选手组成21支代表队,围绕基础生命支持、综合急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技能展开激烈角逐。选手们的每一次弯腰触诊、每一回器械传递、每一声团队协作的指令,都是74年育人初心最温热的注脚。
“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实践学科。今天来到现场的同学们都是各自医院的优秀代表,其表现不仅展示西安医学院培养的人才风貌,也向社会展示医学院的教学成果。”巩守平深刻阐述了大赛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参赛选手、裁判员及相关单位提出殷切期望,为大赛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
他指出,医学是以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特质。这要求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还是手术操作等环节,都应始终以患者获得最大益处为最高宗旨。
“走进赛场,你们面对的不仅是评委的考核,更是未来医疗场景的预演。”《医师报》作为媒体代表,支持并见证了第三届本科实习生医学技能大赛。《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指出,当虚拟现实(VR)技术从“加分项”变为“标配”;当AI辅助诊断、远程多学科会诊等场景被纳入赛题。医学技能大赛,就是西安医学院回应当代医学教育两大变革的生动实践——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与健康需求的多元化。
技术是冰冷的,但医疗必须有温度。张艳萍表示,《医师报》将与西安医学院加强合作,为师生提供“既传承传统医学,又拥抱时代创新”的展示平台。
为确保赛事公平公正、有序进行,大赛裁判长、西安医学院校级临床教学督导专家曹平在赛前宣读了详细的比赛规则及纪律要求。曹平强调,规则的严格执行是对医学人才培养严谨性的呼应,也是对 “早临床、多临床” 实践教学理念的落实。大赛通过规范化流程设计,考验选手的技能水平,磨砺其职业素养与纪律意识,为未来医疗实践筑牢根基。
商洛市中心医院院长唐红涛作为裁判代表庄严宣誓,承诺以“公平公正、专业严谨、文明风尚”为准则,为赛事评判筑牢制度与道德双防线。
现场组织工作在大赛副主任团队的精密协调下有序展开,成员包括王胜昱、金英、刘建刚、姬乃春、吕铁升、周豪、曾静,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大赛现场氛围紧张而有序,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医学教育的严谨与神圣。
经过紧张激烈的初赛选拔,赛事进入高潮迭起的决赛阶段。决赛阶段采用了赛道式比赛方式。共有6支参赛队伍,分两批进行比赛,每批比赛时长为30分钟,两批之间有10分钟的间隔。
在紧张而有序的比赛氛围中,选手们认真对待每一个模拟病例,细致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仿佛每一个模拟患者都是他们真正的患者。裁判们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选手们的每一个动作,严格评判着他们的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这样的活动不仅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启迪。”张博士医考、知无涯考研总裁张合增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技能大赛与图书捐赠的结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医学技能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他强调,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实践的学科,学生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为未来的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