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SCO口头报告|恒瑞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脊索瘤研究结果公布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7-08 | 次浏览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盛大举行。由上海长征医院肖建如、杨诚教授团队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脊索瘤的单臂II期临床研究”结果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亮相大会现场(摘要号:11503)[1]。该研究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在晚期/难治性脊索瘤治疗中客观缓解率(ORR)达24.2%(RECIST 1.1),疾病控制率(DCR)达90.9%(RECIST 1.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7.71个月(RECIST 1.1),有望为晚期脊索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的罕见恶性肿瘤,最常见于斜坡、骶骨和脊柱[2]。尽管其生长通常较为缓慢,但脊索瘤具有局部侵袭性行为,常浸润邻近组织[3]。传统化疗对于脊索瘤的疗效有限,手术切除是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案。然而即使完整切除瘤体,仍有约50%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5年生存率为65%-70%[4]。目前亟需针对晚期脊索瘤患者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阿帕替尼是恒瑞医药600276)研发的一种选择性VEGFR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肖建如、杨诚教授团队既往开展的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脊索瘤的研究中,阿帕替尼显示出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可控[5]。卡瑞利珠单抗是高亲和力全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6],在多种实体瘤治疗研究中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7-9]。既往研究提示,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在肾癌、肝癌等多癌种显著延长生存期,提升缓解率,现正拓展至更多实体瘤[10,11]。
基于此,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是否可提高难治性脊索瘤患者的疗效,进一步降低患者进展风险?2025 ASCO大会上,上海长征医院杨诚教授在大会现场公布了这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用于难治性脊索瘤的单臂、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
该研究是一项单臂、单中心、II期临床研究。研究入组经组织学确诊为难治性脊索瘤(伴或不伴转移)且在6个月内发生疾病进展的脊索瘤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联合阿帕替尼(250 mg/500 mg,每日交替口服)治疗,4周为一周期,直至疾病进展。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RR(RECIST 1.1和Choi标准评估),次要终点为PFS、总生存期(OS)、DCR和安全性。
患者基线个月。本研究共纳入33例难治性脊索瘤患者,其中局部复发患者占69.7%,有超过1/3患者经历过≥2次手术治疗。至数据截止日期,仍有1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
探索性研究发现,CDKN2A基因突变与脊索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研究结果显示,CDKN2A拷贝数缺失(CND)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脊索瘤标本进行CDKN2A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及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改变的患者疾病进展率高于未改变的患者,且PFS缩短。这一结果提示未来CDKN2A可能在指导脊索瘤个体化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这项前瞻试验首次证实,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难治性脊索瘤患者中展示出令人鼓舞的临床活性,且安全性可控。同时,该研究揭示CDKN2A基因改变(CND/HD)可能是潜在的不良预后因子,提示其可能作为该患者群体治疗分层的预测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