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中国体育):空腹血糖飙升多种药物不耐受胰岛素治疗后长期血糖管理方案怎么选?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11-26 | 次浏览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9%,其中2型糖尿病 (T2DM) 约占90%[1]。T2DM患者常合并血压和血脂异常,CCMR-302-3B研究显示,29.8%的门诊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然而仅有5.6%的患者经治疗实现了“三高”达标[2,3]。
对于合并“三高”患者,用药方案成为一项难题。而若是“三高”患者因过敏、耐受性等原因,不能使用部分药物,其综合管理方案选择更是难上加难。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陆迪菲教授分享了一个典型病例。同时,北京协和医院李玉秀教授针对这一病例进行了深度点评。
现病史:23年前患者出现多尿、多饮,测空腹血糖10mmol/L,予二甲双胍后出现皮疹,考虑过敏,遂停用,改为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 (tid) ,血糖控制不佳。20年前,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未监测血糖。2年前,调整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30U夜间使用 (qn) ,阿卡波糖100mg tid,加用吡格列酮30mg每天一次 (qd) ,因水肿停用;加用利拉鲁肽0.6mg qd,因心悸停用,测空腹血糖 (FPG) 8-9mmol/L,餐后血糖 (PPG) 12-13mmol/L。2个月前加用利格列汀5mg qd、格列齐特缓释片60mg qd,FPG 10-15mmol/L,PPG 14-18mmol/L。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1级,很高危,血压最高147/72mmHg,现比索洛尔5mg q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治疗。还患脂代谢紊乱,使用非诺贝特200mg qd+阿托伐他汀20mg qn治疗。
血糖:德谷胰岛素22U qn,司美格鲁肽1mg每周一次 (qw) ,吡格列酮30mg qd,伏格列波糖0.2mg tid,早餐前格列喹酮30mg qd
患者病例特点为老年女性,慢性病程,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胰岛素抵抗,多种药物不耐受,包括二甲双胍 (过敏,皮疹) 、吡格列酮 (30mg qd时出现水肿) 、利拉鲁肽 (0.6mg qd时出现心悸) 等。因此,临床首先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 强化胰岛素治疗,4天后改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54U qd早、30U qd晚,联合利格列汀5mg qd、伏格列波糖0.2mg tid、瑞格列奈1mg午餐前,FPG 7-9mmol/L,PPG 8-10mmol/L,仍不达标。遂积极加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虽吡格列酮30mg qd水肿,但考虑用药综合获益可减量尝试使用;患者使用利拉鲁肽心悸,但使用司美格鲁肽随机对照研究 (RCT) 中未见心悸发生率增加,可尝试使用。因此,临床为其停用利格列汀,加用司美格鲁肽0.25mg qw。使用此方案,患者无心悸、消化道不适,因此司美格鲁肽逐渐加量至1mg qw;同时,加用吡格列酮15mg qd,无水肿,半年后尝试加量至30mg qd,也无水肿。半年期间,停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停用全部餐时胰岛素,德谷胰岛素自46U qn逐渐减量至22U qn,监测FPG 5-6.5mmol/L,PPG 7-10mmol/L,HbA1c 6.8%。
针对这一病例,李玉秀教授进行了深度点评:“该患者病情复杂,治疗过程漫长,已使用过多种药物方案。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预混胰岛素、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等,但因水肿问题停用了吡格列酮,也试用过短效的利拉鲁肽,因使用后心率加快而停用。患者43岁即诊断为T2DM,除此之外,还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肾功能也有所下降。因此,该患者急需综合管理多种疾病的方案。”
对于用药剂量调整的原因,李玉秀教授也进行了深度分析:“患者入院后,医生首先沿用了之前的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经过调整,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剂量可能相对较大。同时,医生还联合使用了利格列汀、伏格列波糖等药物,午餐前还加用了瑞格列奈。然而,在这样的治疗方案下,患者的血糖仍然没有达到控制标准。之前,为了改善胰岛素抵抗,医生还选用了吡格列酮。但由于患者出现水肿,吡格列酮无法继续使用。另外,患者有心悸症状,利拉鲁肽无法使用。因此,医生决定给患者加用司美格鲁肽。司美格鲁肽周制剂对此患者心率的影响较小。随着司美格鲁肽剂量的增加和调整,预期后续治疗可以降低整体胰岛素的使用量。经过半年的治疗,加用司美格鲁肽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剂量逐渐降低,并最终停用了餐时胰岛素,仅使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从治疗结果来看,这个患者的血糖控制得相对较好,可以视为一个比较成功的治疗案例。”
本病例患者在司美格鲁肽的治疗过程中,遵循了小剂量起始的原则,首先是0.25mg,患者无心悸、消化道不适,遂逐渐加量至1mg。在司美格鲁肽及其他降糖药的联合作用下,经过半年的治疗,患者停掉了全部的餐时胰岛素,德谷胰岛素自46U逐渐减量至22U,FPG 5-6.5mmol/L,PPG 7-10mmol/L,HbA1c降至6.8%,血压、血脂也降至满意范围,实现了综合指标的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与《北京市代谢手术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临床诊疗规范》、《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临床专家共识》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