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专家访谈丨闫峻峰教授: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与药师角色转变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11-18 | 次浏览
2024年11月1日—3日,第十届全国医院药学装备信息化建设与智慧药学专题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药学装备分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顺利举行。《药学瞭望》特别邀请,分享参会感想,并阐述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在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效率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药师角色的转变。
闫峻峰教授:此次会议在赵荣生教授的引领下,汇聚了全国众多专家,共同探讨医院药学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建设路径,并配套举办了人工智能(AI)和循证药学的培训班。这对药学领域的发展,以及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当前,随着医保政策的优化,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如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成为我们药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显然,仅凭人力难以应对这一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手段,提升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药学事业。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省份已开始实施药学服务收费,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药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外,更需依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技术支撑。
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背景下,您认为药学装备信息化建设与智慧药学的发展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哪些关键作用?
闫峻峰教授:信息化与智能化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们为药师提供了大量原先难以获取的信息,为全流程药学监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药师的角色已发生转变,不再局限于发药调配,而是更多地融入临床一线,与医生、护士共同组成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例如,在我们医院,已有大量医生和药师联合门诊,医生诊断疾病后,从用药到随访再到干预措施的制定,都需要药师的深入参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与智能化设备的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的提升。通过药学监护信息系统,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药师对患者的监护水平,及时发现并干预用药问题,从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您提到药师角色发生了很大转变,那么面对未来,您对药学领域的发展有哪些前瞻性的看法?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引导等方面,有哪些建议或期待?
闫峻峰教授: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的教师,同时也是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一员,我深感药师转型的重要性。由于地域差异,我国药学部门在面临药品供应等基础性工作外,还需获得医院领导的支持,以推动药师转型。当前,人力资源短缺是药学服务面临的一大挑战。除了增加人手,我们更应依托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弥补人力资源不足,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我认为,药师应深入临床一线,与医生、护理团队共同为患者服务,不仅提供用药咨询,更要发现药物治疗中的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提升全院合理用药水平。然而,目前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在我国开展并不平衡,许多医院仅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这远远不够。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升药师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依托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进一步提升,改善当前服务水平,使广大患者的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医院药学、国家药物政策与药事管理及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等。任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检测研究专委会常委、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专业委员会慢病安全用药管理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药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药学分会和询证医学分会常委药学信息化分会委员等。四川省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检测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办公室主任,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担任中华医学会《不良反应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药房》《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今日药学》等报刊杂志编委。主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药学服务指导手册》《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学监护》《四川省县级医疗机构药品处方集》、国家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药学监护实践与方法》等多部专著。
征稿内容不限于:研究进展、团队科研成果、临床用药经验分享、典型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人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