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面临转型出路在哪里?这家医院的药学部值得借鉴!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10-12 | 次浏览
一个好的药学部,培养出来的药师不仅能帮助临床医生、患者解决用药问题,还能在医改的“弄潮儿”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并成功转型。
这样的药学部在全国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简称哈医大一院药学部)为例,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环境下成功转型。
2016年起,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处方 (医嘱) 前置审核,至2018年1月实现所有门诊诊室“全覆盖”,年度审核处方上万张,拦截潜在隐患处方千余条。2018年起住院调剂室也开展医嘱前置审核工作,并针对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药品、质子泵抑制剂 (PPI) 类药物等 进行专项点评。
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始终秉承人工审核,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分析评价,避免电子系统审核仅能发现处方中一些固定问题的弊端。 在药师们的努力下,临床处方合格率大幅提升,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好的工作开展离不开好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合理用药管理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并形成了本院的特色。
药学部联合医务部、质控办和微生物室等共同成立合理用药CQI工作组,由药学部持续追踪各成员科室工作落实情况。
其内部采用“1+N”责任制模式,共分为三组,每组由1名副主任药师、3~4名临床药师及1名医务部人员组成,以“包科”的方式,查询病例及时反馈问题,点对点定期进行合理用药培训,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本药物使用率等各项指标持续改进。
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哈医大一院药学部于2018年入选国家卫健委东北三省唯一一家AMS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基地,2019年成为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黑龙江省试点医疗机构,并多次荣获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药师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满足医院的需要,还要满足对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求。 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在学科建设上不遗余力,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与人才培养模式。
药学部教研室现有教师2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2006年成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首批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培训学员中心和师资中心。至今共培养学员118名。
几年来,药学部大力选派优秀药师外出培训与学习,临床药师队伍从昔日的4名发展壮大为15名,涵盖12个细化专业,参与普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ICU、儿科、肿瘤内科、感染科、疼痛科、内分泌科和妇产科等临床科室的药物治疗工作,临床工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合理用药管理、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在科研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2017-2019年度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资助43项,省新技术成果奖励3项,授权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SCI收录21篇)。
这些成果的背后,少不了药学部实验室的帮助。实验室成立于2016年,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现已开展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精神类药物及激素类儿茶酚胺等监测工作,覆盖全院100多个科室,年测样本上万例。同时依托血药浓度监测和定量药理学等先进技术,评估用药风险,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药学部实验室在黑龙江省还首次开展了LC-MS/MS法监测五百余种目标毒物或药物, 20分钟即可检出中毒物质,为急性中毒患者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推动黑龙江省急诊中毒医学的发展。
2018年,院药学部在此基础上建成了Ⅰ期临床试验中心,并顺利完成了艾曲泊帕乙醇胺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预试验,实现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以药物分析学和药理学为科学技术支撑的药学部实验室,服务着医药行业,造福广大患者。
随着国家医疗水平提高,患者和医生对药师的需求和依赖逐渐提升。哈医大药学部 抓住了这样的时机,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让药师走出药房,走近患者,增强药师存在感,凸显药师价值。
不同于全国多地三甲医院打出“免费牌”,哈医大一院药学部于2017年9月实现了药师会诊收费,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且合理的诊疗方案,进一步让药师价值得到认可和提升。
如今,会诊量已从每年的几十例上升至千余例,在抗感染、肿瘤、营养等MDT诊疗中,临床药师与各科室形成优势互补,发挥专业特长。
用药服药无常识、用药风险无认知、用药问题无处问、用药过程无人管等是很多患者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哈医大一院药学部于2017年10月成立药师门诊,2018年9月正式纳入收费诊疗项目。与医生门诊一样,市民可通过挂号直接享受药师的门诊服务。
出诊药师会对患者进行安全合理用药指导和宣传教育,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用对的药”并“把药用对”。药师门诊成立至今已为数百名患者解决用药问题,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
哈医大一院多才多艺的药师们还将药学门诊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咨询室的故事》、《药师门诊的故事》等在全国范围广泛传播,获得海河药学论坛“用药科普抖音大赛”一等奖、中国药学会科普文艺作品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二更”视频节目组更是为药师们拍摄了短视频《戏精药师》,大大提升了药师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并让广大老百姓在欢笑中收获医学、药学相关知识。
哈医大一院药学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上下贯通的药学服务体系,实现药学服务下沉:对口帮扶林甸县医院,进行精准药学扶贫,为基层药学发展贡献力量;与医联体单位—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构建适应社区群众需求的药学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合理用药水平,并开展义诊等多形式的药学服务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意识。
顺应时代的潮流,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微信公众平台于2016年正式开通,下设药学科普、百姓用药讲堂、药师风采、药师成长之路、科研创新等板块。
微信平台现累计发送文章近500篇,关注人数近万人,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万人次,在医院药学类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中居国内前列、省内首位,得到医学界、学术界及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以此为基础,哈医大一院药学部还建立了互联网+药学门诊管理模式,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时与药师进行交流,及时获取合理用药信息,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药学服务。
这些成果的背后,少不了药学部主任海鑫的倾力付出。 2014年,海鑫放弃了美国优越待遇,毅然回国投身于国家医药事业,在她的带领下,药学部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转型发展,逐步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成为推进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总之,哈医大一院药学部的一班人,在时代变迁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成功转型,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为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专家介绍
药学部主任、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主任药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秀留学生、海外引进人才、比利时鲁汶大学药物分析博士,曾任美国克利夫兰CASE医学中心research associate。
担任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编委等多项学术兼职。
参与美国NIH重点课题2项,比利时国家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自然、省优青、省海外学人等课题10余项,累计经费150余万元。获国家专利4项,获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奖2项,哈医大新技术成果奖2项。先后荣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临床药师”、“第五届黑龙江省归国留学人员报国奖”、多次获得院、校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发表SCI 35篇(一作或通讯2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27.583,总引用百余次,核心期刊论文27篇,参编《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中国300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等论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郑钦文vs王欣瑜是双方首次交锋,中国球员首次WTA1000赛事会师4强
120架战机就位 1300枚导弹下发 400名飞行员请战:这仇非报不可?
太火爆!上海这里迅速约满!限定抢购20分钟,人山人海只为买这个牌子的包!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