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运营人才的“冷热”医药行业市场环境遭遇寒潮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08-21 | 次浏览
医药行业市场环境遭遇寒潮,大家普遍感受到业务发展的速度和预期不如从前,挑战和威胁也在不断增多。身处其中的临床运营板块也受到影响,但仍旧保持了一定热度,其遇冷的情况滞后于大环境。
行业的发展最终会回归理性,临床运营人才的市场供需也将找到平衡,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看,医药企业和从业人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需要关注和思考。亦弘同学会组织了「居安思危—浅谈临床运营人才的“冷热”」主题的校友沙龙,由长期从事人力资源以及临床运营的几位嘉宾进行分享与互动讨论。
医药行业,作为一个政策导性强烈的行业,近几年飞速发展的趋势离不开政策的变化——鼓励创新、加速审批。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推动了医药研发端的迅速发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指导原则引发了医药行业对于真正的创新的思考。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如带量采购、医保谈判。
资本市场,作为医药行业的另一助推器,也影响着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过去几年的融资、IPO相当令人瞩目,但近一年来股市上正呈现不断收紧,众多公司股价下跌甚至出现腰斩。IPO的要求和门槛也在不断提升。
临床运营人才的市场供需情况如何?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数据观察,医药行业人员增长率是多少?从业人员薪酬变化是多少?这两个核心数据的变化可窥见该行业的发展。传统内资医药在2021年平均人员增长率只有0.4%,2022平均值是5.5%,50分位是在2.6%左右。整体而言,传统内资医药的人员扩张速度是相对紧缩的,甚至在面对市场或自身转型中挑战的时候会选择以裁员的策略。成熟的外资药企人员编制的控制是非常保守和严格的,同样出现紧缩和下降的情况。
2018-2022年,医药行业的薪酬增长领跑于其他各个行业,但从2020年开始,传统内资药企的调薪预算处于下降的趋势,从8.2%直降到了6.6%;外资药企则处于一个非常严谨和保守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与业务一样,人才的趋势相比于过去几年的火热正处于转冷的局面。
身处大环境,临床运营板块仍有热度 在医药行业大环境遇冷的情况之下,临床运营板块仍保持一定热度,其遇冷的情况滞后于大环境。这可能与临床运营板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关,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药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