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品带量采购?药品降价会降质吗?药师来解答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07-21 | 次浏览
最近小陈不幸中招,咳嗽、发热让他倍感不适。于是,他赶紧前往医院,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通过一系列就医诊疗后,小陈在核对药品信息时突然发现抗流感药物的价格相较以往大幅降低了。小陈担心药品降价质量堪忧,赶紧向药师提出咨询。
听罢小陈的担忧,药师宽慰并解释道:这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广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惠民政策。凡是被纳入集采的品种,在保证药品质量、用药安全、疗效和原研药一致的前提下,国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力争将物美价廉的集采药品惠及广大患者,药品质量不会随药价降低而下降。
小陈感叹,这样的政策真是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让他更加信任和支持这样的医疗改革。他决定,以后一定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这一政策。
在深入探讨药品带量采购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传统的药品采购模式。这种模式以医院分散采购为主,存在医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议价能力较弱,医院与企业利益输送等问题。相比之下,药品带量采购作为一种全新的采购模式,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现状。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又称药品带量采购,是指国家统一组织,全国各省(市、区)组成采购联盟,采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方式,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2023年11月,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本次集采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药品带量采购有助于降低药品价格、稳定药品供应、提高药品质量和使用效率,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为患者带来物美价廉的用药保障。
①带量采购:国家集采通过明确采购数量,进行集中采购,以量换价。这意味着医疗机构承诺购买大量药品,从而获得了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的筹码。这种“团购”方式使得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②竞争机制:国家集采引入了竞争机制,允许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参与竞标。这使得药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合理压缩,因为企业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往往需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③质量控制:国家集采对药品质量有严格的要求。中选药品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确保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一致。这种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避免厂商恶意低价竞争,导致药品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出现。
④医保支付标准:国家集采药品的支付标准以中选价格为基础确定,这有助于引导医疗机构和患者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医保支付标准的实施,使得药品价格更加透明,也使得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
虽然集采药品价格较低,但其质量和有效性、安全性都有保障。首先,集采药品都是由国家药监部门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企业生产,并且需要通过国家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其次,中选药品在集中采购过程中,会进行全流程的质量监管,并提高抽检频次,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严格追责。此外,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会签订集采协议,明确中选企业是保障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企业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以确保企业按照协议足量、及时供应药品。
原研药指首家研发上市的药品,原研药过了专利保护期后(一般为17-20年),其他企业才能进行仿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使得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在临床上可替代原研药,这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同时也可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国家监管部门已经提前预判,并拟定了一系列保障性措施。从药品的原料、生产、仓储、物流、使用、临床评价等全流程进行监管。与此同时,集采药品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监管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相关医疗机构也会结合药物警戒相关制度,力争多方联动,积极开展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与真实世界研究,将临床生物等效性的评判与仿制药生产企业挂钩,改变以往被动应付监管的局面,从动态化评价着手,进一步跃升医疗服务水平。
可以。药品集采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临床用药需求,确保药品质量及供应。医疗机构既要保证中选药品使用量,又要结合临床需求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药品,确保患者用药需求。
目前,药品带量采购已经在国内多个地区和医疗机构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政策意义深远,它降低了药品价格,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和使用效率,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与此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真正实现药品带量采购的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也为未来的医疗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徐源,何江江,陈珉惺等.药品集中采购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国家层面带量采购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04):93-96.
[2]何江江,唐密,丛鹂萱等.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对临床用药管理与使用的影响[J].中国卫生资源,2021,24(01):29-31.
[3]陈思煌,谢菡,魏璟璇等.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背景下仿制药与原研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的系统综述[J].中南药学,2023,21(10):2787-279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