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项医疗保障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8-10 | 次浏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GB/T 4593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研制,是医疗保障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医保标准化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在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核心技术要求已在全国大规模应用,科学性、实用性和普适性经过充分验证,适用于定点医药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政务服务部门和其他机构等合作应用机构。标准规定了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移动支付、医保电子处方、个人医保信息授权查询等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的接入方式、接入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近年来,医保信息化发展有力促进了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的发展。在已接入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群众可通过手机验证或刷脸登录医保账户,轻松办理挂号、就医、检查化验、打印报告单、拿取药品、办理住院、电子处方流转及医保结算等全场景全流程就医购药业务。全时在线、渠道多元、全国通办的医保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广大参保人提供了便捷的医保服务。截至今年7月,全国接入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的定点医药机构超过93万家、接入展码合作渠道的240余个,累计结算120亿笔;接入医保移动支付的机构达4.7万家;接入医保电子处方的机构超过35万家,累计开方6300余万张。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将共同推进标准宣贯与实施推广,以标准引领医保服务高效便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以往集采中,医疗机构主要按药品通用名填报每个品种的需求量,而不能选择厂牌。鼓励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加集采报量,方便群众就近买到中选药品。[详细]
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详细]
第12届世界运动会运动员村(简称成都世运村)3日正式开村,预计开村首日将迎来约500人入住。作为赛时代表团居住、生活、休闲的场所,成都世运村配备了中医理疗中心、文化活动区及商业休闲区等区域,满足各代表团的多元化需求。[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