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总部落地成都!这家帕金森创新药企半年累计融资超2亿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7-21 | 次浏览
科创四川最新消息:聚焦iPSC化学诱导平台的睿健毅联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简称“睿健医药”)宣布完成了近亿元B+轮融资,叠加其去年10月完成的超亿元B轮融资,睿健医药在不到半年时间累计融资已超2亿元人民币,逆势创下中国iPSC领域融资额新高。
3月17日,睿健医药入住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今年5月,睿健医药成都新总部将正式投入运营。
2006年,当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首次将皮肤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iPSC)时,远在英国巴斯大学读博的魏君,正在胚胎发育的化学调控领域埋首深耕。然而,此时还处在模式动物胚胎发育研究的早期,利用化合物调控不同谱系功能细胞的发育与稳态维持,无论是诱导化合物寻找还是组学数据的精细度都不太适合机器学习的高效性。彼时,魏君未曾想到,这段研究经历将成为她未来创业、试图颠覆帕金森治疗的钥匙。
魏君在国外多年,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功能基因组研究,在干细胞发育模型研究领域有20多年的积累,曾在多利羊诞生地罗斯林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都担任过多能干细胞化学诱导领域的高级研究员,对于iPSC转录调控和定向分化机制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据魏君介绍,她曾作为研发负责人加入Axol Bio,在Axol Bio积累了丰富的MNC提供iPSC来源的CNS药物筛选模型经历。
创业的种子源于魏君在Axol Bio的顿悟。当为跨国药企筛选帕金森病药物模型时,她发现传统药物只能缓解帕金森的症状,而iPSC技术却能直达病灶——将健康的多巴胺神经元移植到患者体内,或许能逆转神经退行性病变。
2017年,随着帕金森iPSC临床研究在日本的开展,魏君敏锐地意识到属于iPSC的时代已经到来。她看到iPSC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也认识到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和需求。而她一直以来深耕的化学诱导技术,恰好能避开基因编辑的伦理风险,于是,她毅然决定辞去国外的稳定工作,全职回国创业。带着在罗斯林研究所、剑桥大学和Axol Bio积累的iPSC分化技术,魏君与蔡萌、任翔三人于2017年8月在武汉创立睿健医药。
据魏君介绍,三位创始人的背景精准构成了“技术-转化-法规”三角。蔡萌博士归国之前在爱丁堡大学等知名高校聚焦于创新疗法的转化研究,在国际上实现过创新核酸药物的研发转化的全球0-1的突破;任翔有着丰富的药企生产、质控及法规的积累,涵盖了从化药到生物药的多种药物形式。这个黄金三角组合,从一开始就瞄准了“用iPSC研发通用型细胞药物”的无人区。
据魏君介绍,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是一种具有重大突破的干细胞技术,它巧妙地规避了胚胎干细胞所面临的伦理困境。这项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将已经分化的成体细胞,转化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状态,使其具备重新分化为各种类型细胞的能力。这些转化而来的“种子细胞”能够在精准操控下按照预设的目标定向分化为特定类型的功能成熟成体细胞,从而为众多疾病的治疗提供功能细胞来源,为医学领域带来全新的治疗机遇和希望。
创业之初,睿健医药初创团队就明确了要开创一个全新的平台。然而,iPSC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挑战,最具代表性的是如何高效、准确地将多能干细胞高效转化为功能细胞,如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如何解决通用型问题。此外,与工艺紧密联系的是产品的市场可及性,如何研发并生产普通家庭能负担的细胞治疗产品是另一大挑战。
基于上述问题,睿健医药创始团队确定打造“AI+化学诱导”平台。这一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筛选小分子化合物作为诱导和培养基核心成分,利用化合物对特定信号通路的调节实现精细细胞功能改造,来满足临床需求,并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工业化目标。“目前来说,通过化学诱导独特平台进行细胞药物开发的,全球范围只有睿健医药一家。”魏君说道。
魏君认为,任何脱离了“真正临床需求”的创新都是无用功。“一个药物的市场稀缺性、优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决定了它商品属性的基本盘。既然开公司创业,那商业化战略先行毋庸置疑。Biotech的扎堆和失败都是常态,避开同质化,找准方向很重要。”
自成立伊始,睿健医药创始团队就从药物开发的角度对细胞产品进行设计,将最大的工作量和时间用于平台的搭建、监管机构的沟通、QA/QC体系的搭建。依托“AI+化学诱导”体系,研发人员首先利用知识图谱进行发育生物学组学分析,然后通过AI手段调取最优诱导化合物,验证后确定最佳细胞药物的化学诱导开发工艺,最终,只需要少数合适的化学小分子与基础培养基的简单组合,即可以在工业量级完成多能干细胞向目标细胞的高效精准转化。
新质科创家获悉,睿健医药的产品路线具有四方面优势:一是成本低;二是化学诱导可以高效精细调控细胞功能,在安全性方面得到普遍认可;三是生产工艺上的优势,只需要更换含有小分子的培养基;四是调控效率更高,小分子相对病毒等工具来说更容易均匀地进入细胞,工业生产产品纯度更高。“我们要保证细胞产品价格的可及性,惠及最广大的患者群体。”魏君说道。
2023年,睿健医药自主研发的NouvNeu001注射液获中国NMPA批准进入临床,成为全球首个针对帕金森病的通用型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2024年6月,该药获得美国FDA批准开展海外临床,实现中美“双报双批”。2024年11月,NouvNeu001中晚期帕金森病的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临床结果显示,受试者安全性良好,并普遍表现出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据魏君介绍,NouvNeu001 II期临床也即将在近期正式开启,相关在美I期临床试验,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开启。同时,早发型帕金森药物NouvNeu003、眼科孤儿药物NouvSight00相继进入临床,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罕见病领域。
“就疗效来说,睿健‘AI+化学诱导’改造过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与国际头部同行相比,已经在临床I期实现了‘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药物更安全’的临床效果,而且其多项生理生化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不经额外分选步骤,诱导纯度已经达到99%以上。”魏君分享道。
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睿健医药完成B轮与B+轮融资,累计超2亿元,创中国iPSC领域融资纪录。这些成就背后,是魏君等人对“临床导向”的坚持。
今年1月16日,睿健医药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加速器一期隆重举行了新项目开工仪式。3月,睿健医药落地成都。据魏君介绍,成都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完善的生态、成熟的供应链及创新网络、高素质的人才池、产业扶持政策都是睿健医药选择将总部落地成都的原因。“成都是一个可以让我们专注打磨产品的地方。项目建成后,我们将进一步加速公司管线的产业化与商业化,为睿健医药未来的战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魏君透露,睿健医药成都总部装修已经完成,仪器设备等正在陆续入场,预计5月底正式开始运营。成都总部将建设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并作为未来上市主体及投融资主体。“以NouvNeu001帕金森管线为例,我们已实现了生产36万剂的工业产能。落地成都后,产能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在帕金森产品NouvNeu001的临床II期上,华西医院商慧芳教授是我们临床试验中心PI之一。我们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成都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在成都形成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全球领先的细胞治疗生物技术公司。”
魏君认为,一个药物的市场稀缺性、优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决定了这个药品商品属性的基本盘,而优秀临床数据也是产品能够出海、获得融资的关键。从2019年开始,睿健医药按照一年一次的融资节奏来推进项目进展,目前,睿健医药资金储备可以完成多个临床II期,甚至III期的部分工作。
在资本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魏君更加注重药品的核心商品属性,即药品本身的市场兑现程度。“我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头脑清楚,不要太关注外界的评论,不要被他人的负面评价所影响。外界压力肯定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做的是保有更多钝感力,把实现产品和企业价值放在第一位。”魏君说道。
睿健医药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用型化学诱导细胞治疗药物企业,是全球较早将“AI+化学诱导”应用于细胞特定功能改造的Biotech公司。该平台对于细胞功能改造而言,具有更为高效、安全、低成本且更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优势。基于这一独特平台,睿健医药建立了丰富的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管线,为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失明等“无法治愈”的疾病开发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带来治愈可能,这一平台也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特殊豁免资格”。睿健医药特别委托科创四川面向全国寻找→
共谋发展:睿健医药委托新质科创家,希望连接更多投资机构、产业合伙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共谋发展。
研发合作:睿健医药计划通过已建立的类器官研发一体化平台,与四川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及临床单位展开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创新药物研发与优化。平台将提供高通量类器官培养、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等核心技术,同时联合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科研机构的特色技术以及临床机构的患者样本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涵盖药物筛选、毒理评估等全新服务,实现从机制研究到转化医学的一体化研发。睿健医药希望与具有特殊化合物合成经验的上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睿健医药诱导化合物库。
菲斯特科技造出了中国第一张120英寸的背投影光学屏幕;拥有全球最大的菲涅尔透镜光学屏幕制造基地;2025年1月参加美国 CES 全球消费电子展,计划发布最新一代菲涅尔光学显示研发成果;同月,2025年光学膜技术智能化改建项目正式批复。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从产品设计、模具开发、生产制造全产业链覆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原创技术与核心专利能力。自主研发了中长焦智能投影菲涅尔光学屏、画卷磁吸菲涅尔光学屏、电动菲涅尔光学屏等一系列性能强大的激光显示屏。
2.研发合作:寻找在超精密模具加工,电镀电沉积表面处理等领域与广大高校和科研院所。
明途科技成立于2014年,由电子科大创业者肖雪松创立,其自主研发的AI数字人平台目前服务了2000余家政企客户,其数据底层支撑WorkBrain模型调用量达到了3000余万次,系国内专业的AI场景化智能体服务商。
明途科技城市合伙人招募:明途科技开启2025年伙伴招募计划——打造“智能体数字人+合伙人”的新型创业模式。诚招有当地市场资源与人脉,能自主开展业务的城市合伙人,明途提将供品牌、技术、运营支持,与城市合伙人携手开启 AI 创业新篇。
3月,艾可萨科技将总部由西安迁址成都成华,伴随总部落地的还有最新一轮由成都科创投领投的近亿元融资。其星载存储系统AS3产品预计于2025年底完成100套在轨,在太空提供超过1000Tb的存储容量服务。
艾可萨科技(EXA Tech)成立于2018年,是⼀家在空间环境下提供SSD设备、存储系统及存储核心IP的高科技企业。其产品基于宇航级SSD控制器芯片及加固算法、多种高可靠IP以及高可靠块设备驱动与文件系统等全栈高可靠存储技术,确保基于⼯业级闪存介质的存储系统在空间环境下具备高可靠性,能够满足500公里低轨至36000公里高轨航天应用的数据存储及管理需求。
研发合作:落地成都后,艾可萨科技计划拓展与当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项目申请。艾可萨科技希望在成都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商业航天、无人机等领域的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以满足相关领域发展的需求。
博恩思的手术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例AI+智能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手术出血量不足1毫升。其自主研发制造的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其在全球的第100例临床试验手术,完成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验证,达到申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条件,即将上市销售。
博恩思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及医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及临床应用。目前主推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经口手术机器人系统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System(TORSS®拓思)等,TORSS®拓思系统适用于多种经口手术,如头颈部肿瘤切除、咽喉部手术等。
1.高端人才:算法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医疗器械注册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等。
2.临床研究:与各级医院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合作内容包括临床试验、临床培训、科研合作等。
3.出海合作: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合作内容包括市场推广、代理销售、技术支持等。
迈科康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CHO 细胞)II 期临床试验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完成所有受试者的入组和疫苗接种,成为首款进入国内 II 期临床试验的国产 RSV 疫苗;获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2亿元可转载融资支持;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 细胞)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正式进入 Ⅲ 期临床试验阶段。
迈科康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创新疫苗和新型佐剂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技术,在新型佐剂研究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研发合作:寻求在重大传染病和疫苗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研究基础和核心技术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迈科康和依思康进行产学研深度结合,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落地。”
齐碳科技自主研发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 QNome-3841hexDx 于今年3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权威检验机构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全方位检验评价,成功取得首个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医疗器械检验报告;2025 年 2 月,入选四川省新经济企业 100 强。
齐碳科技成立于2016年,齐碳科技由清华博士胡庚、IBM 沃森实验室博士后白净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谢丹联合创办,是中国首家成功研发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并推出商业化产品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QNome-3841系列产品开启了纳米孔基因测序国产化时代。
1.新场景研发合作:齐碳科技正积极探索有人类、动植物基因测序合法需求的使用场景,寻找制药业、养殖畜牧业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合作研发基因测序解决方案。
2.科研院所:欢迎有基因测序需求的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洽谈合作。
欣皓地基从0到1研发出了“方桩旋挖机”,填补了方形抗滑桩采用旋挖施工的行业空白,破解了方桩机械化世界难题。依靠抖音“带货”,欣皓地基累计拿下超1亿元订单。
欣皓地基成立于2018年,主要经营:旋挖施工用方桩钻头的研发、生产、销售、租赁及其应用工法的研究,地基基础专业施工,建筑劳务分包和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等业务。公司自2019年成立研发部以来,一直致力于方形抗滑桩采用旋挖机械化施工工法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和创新。
上下游合作:欣皓地基诚邀方桩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诚邀优质供应商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华西精创仅成立3年就孵化了9个AI医疗团队,目前已拥有两家子公司,其中一家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2025年销售量预计突破1亿元。
上下游合作:华西晶化工构建以华西精创为核心、计划构建“本地研发-本地生产-全国辐射”的闭环产业生态,寻找有资源、有想法的科研团队、机构、个人共创企业辉煌。
新质科创家是科创四川团队聚焦“帮助本地科创企业做大做强”初心,推出的服务平台、科创资源圈层,现已链接多家产业资本、投资机构、券商投行、银行、政府机构及产业园区等,致力于为优秀科创企业提供融资咨询、业务拓展、政策申报、项目落地等“一站式”服务。 2025年新质科创家启动“30×100”行动,我们将“重仓”100位新质科创家(团队),持续“陪跑”30年。欢迎有融资需求、有拓展业务需要的科创圈新老朋友入“圈”,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质科创家”,提升企业估值、拓展业务,携手共进、守正创新、相互成事。欢迎乘坐“直通车”:(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