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基药目录有望调整?将与医保甲类目录同步衔接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4-04 | 次浏览
3月28日,2025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药政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益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在研究完善国家药品制度、实施基层药品联动服务行动、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体提升全国短缺药品应对处置质效、深化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拓展应用、健全激励药师药学服务机制、持续提升特殊人群及特定疾病药品应用管理实效等方面,聚焦协同发展,强化治理转型,加快构建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全国药政工作会议所提及的在基药方面的工作安排,与今年2月业内流传的《2025年药政工作要点》(以下简称为《工作要点》)有重合之处。该文件明确了基本药物两方面的重点工作,即组织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评估和完善基本药物采供用报政策体系。
具体而言,2025年将组织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评估。重点围绕患者健康获益、企业持续稳定生产供应、医院规范配备使用等方面,分省份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年度评估,突出基本药物的功能定位。修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细化基本药物遴选技术指标,完善基本药物遴选数据库,指导各地细化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政策。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印发于2015年,前身为2009年印发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现行的2018版基药目录已经施行了近7年,且未进行调整。最近一次调整消息来自于2021年,彼时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然而,之后未进一步公开调整进展、启动调整工作。今年如果能在草案基础上完成修订,这将成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施行10年后的首次正式更新。
据报道,全国药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医保甲类与基本药物目录衔接。不过,并未明确今年是否启动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工作。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行2018版基本药物目录亟待更新调整;此前,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接受健康界采访时也认为,现行基药目录调整工作已相对滞后,基药目录的调整扩容是大趋势,现在迫在眉睫、蓄势待发。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也曾表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扩容已经讨论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未能靴子落地。这背后的关键在于作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需要保障一个国家基本或常见疾病的药品供应,这决定着国家在治疗基本疾病方面的能力和医疗水平,必须全面慎重考量。」
2025年,基药目录是否调整尚不可知。不过,在一份未经证实的相关药政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到,接下来将主要部署七个方面工作:研究完善国家药品制度;实施基层药品联动服务行动,以县为单位,实现采供用报协同;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科学顶层设计;医保甲类与基本药物目录同步调整、衔接;整体提升全国短缺药品应对处置质效;深化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拓展应用;健全激励药师药学服务机制;持续提升特殊人群及特定疾病药品应用管理实效等。
按照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该坚持定期评估、动态管理,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 3 年。然而,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已经7年未调整,现行的目录品种数量较少,已经难以满足各级医院的配备需求。也就是说,新品种扩容进入基药目录迫在眉睫。
根据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基药目录总计685个,其中,目录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共 417 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 268 个品种;而中药饮片则不列具体品种,主要通过文字表述。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调整后,基药目录体量可能增加到900种以上。预计会有一部分已纳入医保目录的非基药品种进入到基药目录中去。
两会期间,赵宏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加速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构,纳入更多本土抗肿瘤创新药及新剂型、新规格。据他介绍,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创新药稀缺,且剂型、规格单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指南推荐的基石用药。然而,现行的2018版基药目录药品总数685个,抗肿瘤药物35个,靶向药物仅6个。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曾在2024年受访时也建议尽快启动基药目录调整,将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三高」用药及时纳入基药目录。
上文提到的会议纪要第七条也指出,要提升创新药、儿童用药、仿制药、罕见病用药供应保障水平。制定创新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指南,协同加强创新药临床应用目录综合评估。修订《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儿童临床用药指南,提升药学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