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巨变【医保+商保】时代来了!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3-28 | 次浏览
交易量较少药品第一批清单涉及131个品种,约占2024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3159种的4.15%
易联招采网根据这些药品具体的情况发现,其中大部分不是近年新增纳入医保的品种,且因适应证变化、临床使用药品更替、市场选择等原因,部分药品交易量减少甚至停产,如果这些药品已经不再正常生产、供应,也无恢复生产的计划,可能面临被调出医保目录的命运。
历年调出情况:2020年29种临床价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僵尸药等被调出;2021年,11种药品因临床价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被调出;2022年,3种药品被调出目录,均为被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品种;2023年,1种药品因产品撤出中国市场被调出;2024年,43种药品因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被调出。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会议表明从今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份完成。
参考《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申报阶段的相关工作流程如下: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主题 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 年内将发布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
甲类目录: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
乙类目录: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丙类目录:丙类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但超出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暂时还无法纳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品种,丙类目录中的药品、诊疗项目及医疗服务设施涉及的费用各类统筹基金都不予报销。
不过,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支持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纳入保障范围。
国家医保局首次在医保药品目录的发文通知中提到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的有效衔接。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